成华区深入统筹编制资源、持续创新管理方式,通过建立“周转池”、“员额制”等制度,着力满足民生教育需要。
(一)深入挖潜,全力保障中小学用编需求。针对教育系统面临的教职工编制资源较为紧张、优质师资引进难等问题,统筹调剂一般事业编制建立中小学教师编制“周转池”,用于紧缺学段、学科和优秀教师的招录,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育发展。实施“动态调整、周转使用”的管理制度,根据区域人口流动、各学校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编制配备,有效缓解教育编制需求剧增与总量不足的矛盾。
(二)创新管理,充分激发内在发展动力。探索实行“编制+员额”管理机制,对教师员额按照总量控制、分级管理、因地制宜、动态调整的原则进行管理。探索员额教师入编,每年确定部分公招在编教师指标面向员额教师定向招聘,将员额教师队伍变为“人才储备池”。对使用员额和编制的教师在职称评定、管理使用等方面同等对待,加大员额教师和在编教师工资待遇、社会保障统筹力度,有力提高教师待遇、增强师资力量。
(三)规范运行,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。配套出台“周转池”“员额制”实施细则,加强对周转池编制和教师员额的使用监督管理。严格落实教师编制“专编专用”,实行“周转池”编制实名制管理;全面升级机构编制实名制平台,建立“周转池”模块,实现“周转池”编制与专项编制自动置换。加强教师员额管理,健全员额教师引进、补充、考核、退出机制。(成华区委编办 供稿)
【上一篇】: 龙泉驿区三项举措强化机构编制保障
【下一篇】: 大邑县“多措并举”筑牢森林防火联防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