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设置首页 | 收藏添加

金堂县三统筹促三深化 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水平

作者:管理员  发布日期:2012-02-03   查看次数:

围绕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,金堂县以“三统筹”推动政务服务“三深化”,着力提升城乡政务服务整体水平,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。
    一、统筹建设市民服务中心,促服务功能集中化
    一是整合服务平台,集成服务功能。新建6000余平方米政务服务中心(市民服务中心),整体进驻原县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、公安户政、劳动保障、房产交易、婚姻登记、国税、地税等7个政务服务分中心(服务大厅),实现行政审批、市民服务、公共资源交易等多项功能集成,变群众和企业“进百门办一事”为“进一门办百事”。
    二是增设服务窗口,拓展服务领域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在市民服务中心进驻党员服务、会计师事务所、律师事务所及水费收缴、印章刻制等窗口,实现服务职能从传统的重审批到审批与公共服务并重转变。同时,根据窗口接办件量及服务性质合理调整窗口布局,使业务相关部门服务窗口相对集中,便于群众咨询和审批资料内部流转,促进服务效率的提高。
    三是加强内部管理,推进“六个统一”。在政务服务中心、市民服务中心实行“一套人马、两块牌子”管理方式,沿用原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制度,增设督查管理科加强对服务窗口日常监管。通过推进管理机构、工作流程、服务标准、着装礼仪、信息发布、绩效考核“六个统一”,促进政务服务中心(市民服务中心)规范运行,切实发挥整体服务功能。
    二、统筹完善基层服务平台,促政务服务均等化
    一是组建区域分中心,下沉服务职能。结合地域特征、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,在淮口、竹篙两个区域重点镇建立政务服务分中心,分批推进社保、公安等县级部门涉农审批服务事项下沉分中心办理,变几十万群众到县城办事为几十人到分中心服务,着力解决群众办事路途远、成本高的问题。
   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,提高服务能力。通过整合乡镇标准化站(所)室办公资源,因地制宜解决办公场地,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面积最大的达200多平方米;采取县政务中心调配一批,乡镇自购一批的办法,进一步完善办公设施设备,改善办公环境和服务环境;按照应进必进要求,统一公共服务事项,各便民服务中心可办理事项普遍超过50项,便民服务中心业务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。
    三是完善服务载体,推动服务延伸。在各村(社区)设立便民服务室,集中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代办服务。在互联网上开通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,全面公开各类办事信息,让群众一目了然,落实专人指导群众通过平台查询办事信息,网络申办业务,实现“一村一网站,服务到社区”,进一步方便了基层群众就近、就地办事。
    三、建立统筹管理运行机制,促政务服务规范化
围绕解决县、乡(镇)、村(社区)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各自为阵,监管不到位、考核不一致、工作统筹不紧密、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,加快建立完善统筹管理运行机制。
    一是完善领导机构,强化工作领导。成立以县政务中心、县效能办、县监察局效能监察室分管领导组成的政务工作协调督查小组,加强对三级政务服务平台日常管理工作的领导,定期开展工作检查和业务指导,就存在的问题,督促相关部门制定落实整改措施,整体推进政务服务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。
   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,加强工作对接。县政务中心牵头,每月定期召开政务服务工作联席会议,及时了解掌握全县各级服务平台工作动态,传达省、市、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要求,通报政务服务领域动向,研究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和提高审批效率的相关问题,推进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同步、协调开展服务。
    三是细化监管措施,推进规范服务。县政务工作协调督查小组实行分组轮流巡查制度,加强对服务窗口巡查监督,对违规违纪行为严格行政效能问责,兑现奖惩,坚持以管理促规范,以规范提效能。建立群众即时评价与督查小组事后回访相结合的意见反馈机制,准确把握窗口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,指导服务窗口落实针对性改进措施,推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。
 

图片已损坏